在科技巨頭meta的推動下,AI技術在社交媒體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。據(jù)悉,meta在今年7月推出了AI Studio,一個基于Llama 3.1大模型的創(chuàng)新平臺,讓用戶能夠打造出專屬的個性化AI助手。這一舉措不僅展現(xiàn)了meta在AI技術上的深厚積累,也預示著社交媒體未來可能的變革方向。
meta高管在一場采訪中透露了對AI Studio的宏偉藍圖。meta負責AI生成產(chǎn)品的副總裁Connor Hayes表示,他們期望AI助手能逐漸融入Facebook和Instagram等平臺,成為用戶群體中的一份子。“我們設想,這些AI將如同真人賬戶一樣,在我們的平臺上存在并發(fā)展?!盚ayes說道。他進一步透露,未來的AI助手將擁有獨特的BIOS(基本信息)和個人頭像,甚至能夠自主創(chuàng)建和分享AI驅動的內(nèi)容,為用戶帶來全新的交互體驗。
據(jù)Hayes介紹,AI Studio目前已有數(shù)十萬個AI角色活躍其中,但目前僅在美國地區(qū)開放。meta計劃在未來擴大AI Studio的覆蓋范圍,并致力于提升AI角色的社交屬性,使其更加貼近用戶的真實需求。然而,這一計劃也面臨著諸多挑戰(zhàn)。如何確保AI在社交網(wǎng)絡上發(fā)布的內(nèi)容真實可信,防止惡意提示詞攻擊,以及解決AI訓練素材的版權問題,都是meta需要克服的難題。
將AI角色公開放置于社交媒體上,還需考慮真人用戶的接受程度。畢竟,一個充滿AI的社交網(wǎng)絡是否能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,還需時間的檢驗。不過,從行業(yè)發(fā)展的角度看,meta的這一嘗試無疑為社交媒體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為AI技術的廣泛應用開辟了新的路徑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國內(nèi)社交媒體平臺也早已在AI領域進行了探索。例如,QQ引入了AI驅動的群機器人,新浪微博則推出了評論機器人羅伯特。但這些AI角色通常只在被@時才會做出回應,與meta計劃中的AI助手相比,顯得相對簡單和被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