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音公司近日發(fā)布的年度財務報告中透露,其CST-100 Starliner商業(yè)載人飛船項目在2024年遭遇了重大財務損失,金額高達5.23億美元(折合人民幣約38.09億元),這一數(shù)字刷新了2019年4.89億美元的歷史記錄。這也意味著,自項目啟動以來,波音在該領域的累計虧損已突破20億美元大關,達到約145.68億元人民幣。
波音公司指出,造成如此巨額虧損的原因主要包括項目進度的一再延遲、測試和認證成本的顯著增加,以及認證后任務成本的攀升。更令人擔憂的是,波音還警告稱,未來該項目仍有可能面臨更多的虧損。
從波音公司之前發(fā)布的季度報告來看,該項目在2024年的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別虧損了1.25億美元和2.5億美元。而在今年1月23日,波音公司再次發(fā)出預警,稱第四季度也將出現(xiàn)額外虧損,盡管當時并未透露具體數(shù)額。但根據(jù)年度虧損數(shù)據(jù)推算,第四季度的虧損額約為1.48億美元(折合人民幣約10.78億元)。
在財務困境之外,Starliner項目還面臨著技術挑戰(zhàn)。在1月30日舉行的NASA航空航天安全咨詢委員會會議上,委員會成員透露,NASA已向他們通報了Starliner在載人飛行測試任務中遇到問題的最新進展。盡管NASA表示在某些問題上取得了“突破性進展”,但導致NASA最終決定無人返回的推進器問題至今仍未得到徹底解決。
委員會成員保羅?希爾在會議上表示,盡管Starliner項目面臨諸多挑戰(zhàn),但NASA分享的細節(jié)讓他們相信,NASA正專注于解決核心問題,并已制定了確保Starliner安全飛行的相關路徑。然而,對于Starliner何時能夠再次執(zhí)行載人飛行任務,保羅?希爾并未給出具體時間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