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阿祖萊近期宣布了一項重要決定,即將于2025年1月24日舉辦的“國際教育日”活動,將圍繞人工智能這一前沿議題展開。她呼吁教科文組織的會員國增加對教師和學生的培訓投入,旨在促進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合理應用。
每年的1月24日,被聯(lián)合國定為“國際教育日”。為了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角色,教科文組織計劃在巴黎和紐約兩地舉辦會議,并同步開展網(wǎng)絡研討會,邀請全球各地的專家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參與。
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正迅速擴展其影響力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在高收入國家中,已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中學生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輔助完成作業(yè)。同時,教師們也開始頻繁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備課和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。更令人矚目的是,原本由教師和專家主導的學業(yè)規(guī)劃與錄取流程,正逐步被人工智能系統(tǒng)所取代。
然而,盡管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應用日益廣泛,但實踐層面仍缺乏明確的指導原則。教科文組織于2023年5月對450所學校進行的調(diào)查顯示,僅有10%的學校和大學為人工智能的使用制定了正式的框架。截至2022年,僅有7個國家為教師制定了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框架或培訓方案,而僅有15個國家將人工智能培訓納入國家課程體系。
值得注意的是,隨著新興技術在課堂中的普及,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對其使用進行限制。據(jù)教科文組織最新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截至目前,已有近40%的國家頒布法律或政策,禁止在學校使用手機。而在2023年7月,這一比例僅為24%。這一趨勢反映出,在追求教育現(xiàn)代化的同時,各國也在審慎考慮如何平衡技術進步與學生健康成長的關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