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汽集團,這家曾憑借豐田與本田兩大合資業(yè)務穩(wěn)坐行業(yè)頭把交椅的企業(yè),近期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(zhàn)。隨著智能化與電氣化的浪潮洶涌而至,即便是底蘊深厚的廣汽集團也難以幸免,銷量與利潤雙雙下滑,市值更是大幅縮水至934億元,與巔峰時期的2000億元相去甚遠。
在這樣的背景下,廣汽集團的高層變動如約而至。2025年2月4日,廣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對外宣布,其第六屆董事會第80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董事長選舉議案。掌舵廣汽集團長達三年的曾慶洪,因到達退休年齡,辭去了公司董事長、董事及董事會戰(zhàn)略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。與此同時,公司董事馮興亞被選舉為新一任董事長,并兼任公司在香港聯(lián)合交易所的授權代表。
此次換帥,標志著廣汽集團即將開啟新一輪的改革征程。事實上,在馮興亞接任之前,廣汽集團的改革大幕已經悄然拉開。然而,面對前任留下的復雜局面,馮興亞能否帶領廣汽集團重回巔峰,成為了業(yè)界關注的焦點。
曾慶洪,這位在廣汽集團扎根46年的老將,其影響力不言而喻。然而,在其超期服役期間,廣汽集團的業(yè)績并未出現(xiàn)顯著好轉。2024年,廣汽集團凈利潤預計為8~12億元,同比大幅下滑72.91%~81.94%,扣除非經常性虧損后更是出現(xiàn)30~47億元的虧損,這是廣汽集團近20年來的首次虧損。這一慘淡業(yè)績,或許正是曾慶洪卸任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廣汽集團的困境,既有外部環(huán)境的變化,也有企業(yè)內部的問題。全球汽車行業(yè)格局的巨變,傳統(tǒng)燃油車市場份額的萎縮,以及廣汽集團在新能源領域轉型速度的相對滯后,都對其業(yè)績產生了不利影響。同時,廣汽集團內部也面臨著諸多挑戰(zhàn),如過度依賴B端的埃安市場份額縮水、昊鉑沖擊高端市場失利、廣汽菲克與廣汽三菱的破產等。
面對如此復雜的局面,馮興亞接過了廣汽集團的帥印。作為廣汽集團的又一老將,馮興亞自然有著不俗的能力。從廣汽集團此前的動作來看,馮興亞似乎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。
自2024年11月起,廣汽集團便以“番禺行動”為核心,開啟了全方位的變革。這一行動涵蓋了品牌、產品、技術和市場等多個維度,旨在到2027年使自主品牌銷量占到集團總銷量的60%以上,并挑戰(zhàn)自主品牌銷量200萬大關。馮興亞曾多次公開表示,“番禺行動”是廣汽集團未來發(fā)展的關鍵策略,要通過全方位的變革提升自主品牌的競爭力。
上任伊始,馮興亞便迅速展開了行動。在春節(jié)前夕,廣汽集團內部傳出消息,該集團將在職業(yè)經理人改革的基礎上,進一步推行管理干部競聘上崗制度。這一舉措,無疑將激發(fā)集團內部的活力與競爭力。
不僅如此,馮興亞還在社交媒體上宣布,廣汽與華為已開啟聯(lián)合辦公,共同推進智能化新車型的開發(fā)。這一舉動,彰顯了馮興亞對于創(chuàng)新與智能化的高度重視。
面對廣汽集團的復雜局面,馮興亞所打出的牌既包括對內部的深度改革,也包括對外部的合作尋求。然而,廣汽集團的未來仍然充滿著不確定性。馮興亞能否帶領廣汽集團走出困境,還需要時間與市場的檢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