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:

新能源車險改革破局:保費貴投保難問題有望緩解

   時間:2025-02-12 09:51:20 來源:ITBEAR編輯:快訊團隊 發(fā)表評論無障礙通道

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的蓬勃興起,去年該領域的產銷量已突破1200萬輛大關。然而,新能源車主們卻面臨著保費高昂與投保困難的雙重挑戰(zhàn),同時,保險公司也背負著沉重的成本壓力。這一供需矛盾引起了廣泛關注,促使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。

為了應對新能源車險市場的諸多問題,金融監(jiān)管總局攜手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、交通運輸部及商務部,共同發(fā)布了《關于深化改革加強監(jiān)管促進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(fā)展的指導意見》。該指導意見旨在通過深化改革,加強監(jiān)管,推動新能源車險的高質量發(fā)展。

新能源車險市場面臨的主要困境在于“保費貴”與“承保虧”。數據揭示,新能源車均風險成本高達燃油車的2.2倍,新能源車險綜合成本率行業(yè)平均水平維持在107%左右。2024年,新能源車險承保虧損達57億元,賠付率超過100%的車系多達137個。高賠付率背后,維修成本高昂是主要原因。新能源汽車的集成化設計使得維修成本大幅增加,例如部分新能源汽車的一體化長車燈一旦損壞,需整燈更換,費用高達數千元。

針對這一現狀,《指導意見》提出了探索建立保險車型風險分級制度。該制度要求在新車上市時,通過低速碰撞試驗評估車型損失狀況和維修成本,并據此劃分風險等級,車險費率與風險等級掛鉤。這一舉措旨在通過市場化手段影響消費者購車選擇,促使車企從設計源頭降低碰撞損失和維修成本。

《指導意見》還強調了豐富新能源汽車維修零部件供給渠道和類型,加快構建完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。此舉旨在提高新能源汽車的社會化維修服務能力,降低零部件使用及維修成本。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,市場預計將培育出更多專業(yè)零配件企業(yè),加強通用化、標準化零部件的使用,從而降低車險業(yè)務賠付成本。

新能源車險市場還需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獨特性進行創(chuàng)新優(yōu)化。例如,網約車和營運貨車在新能源汽車中占比較高,這就要求新能源車險產品具有針對性?!吨笇б庖姟诽岢鲅芯客瞥觥盎?變動”新能源車險組合產品,以滿足新能源網約車根據實際運營情況靈活投保的需求。同時,針對換電模式的新能源汽車,《指導意見》鼓勵保險機構研究推出“車電分離”模式的新能源商業(yè)車險產品,為相關車主提供更優(yōu)惠的保險保障。

針對新車型和小眾車型承保數據有限導致的投保難問題,《指導意見》引導保險行業(yè)建立高賠付風險分擔機制和平臺。目前,“車險好投?!逼脚_已上線運行,為投保難的車主提供了登記投保需求并選擇保險公司的渠道。此舉有效緩解了新能源車主的投保壓力。

為了推動新能源車險更加精準定價,《指導意見》還提出了優(yōu)化商業(yè)車險基準費率和自主定價系數浮動范圍的建議。通過完善行業(yè)純風險保費測算調整的常態(tài)化機制,提升定價精準度和合理性。同時,穩(wěn)妥優(yōu)化自主定價系數浮動范圍,使新能源車險價格與風險更為匹配。鼓勵保險行業(yè)運用大數據、區(qū)塊鏈、云計算等技術,提升對新能源汽車的風險識別和精算定價能力。

在新能源車險服務方面,《指導意見》強調強化“報行合一”監(jiān)管,推動壓降不合規(guī)不合理費用,嚴格規(guī)范市場行為。各財險公司通過理賠綠色通道、預賠付、在線定損理賠等方式,提升理賠服務質量和效率,持續(xù)完善服務體系。

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
 
 
更多>同類資訊
全站最新
熱門內容
網站首頁  |  關于我們  |  聯(lián)系方式  |  版權聲明  |  RSS訂閱  |  開放轉載  |  滾動資訊  |  爭議稿件處理  |  English Version